•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青海新聞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在鄉村編織幸福家園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王 臻    發布時間:2022-08-29 06:56    編輯:包拓業

    大地調色板。曹建軍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舉目滿眼綠,白云伴藍天。走在青海高原,不論身處何地,呈現在眼前的都是一條條整潔干凈的鄉村道路,一戶戶窗明幾凈的百姓人家,一個個多姿多彩的村莊,猶如一幅幅油墨畫卷,鐫刻在高原大地上。

      建設美麗鄉村,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強調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強調要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宜居鄉村。

      時針撥回到八年前,青海明確從2014年起,積極推進農牧區住房、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錨定“每年確定300個建設村”的目標,科學規劃、堅定執行、有效管理,不斷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歷經8年接續奮斗,全省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截至2020年,青海省已安排實施2100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同時,2021年、2022年繼續實施每年300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補齊設施短板,統籌推進環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不斷改善農牧區人居環境。

      基礎設施配套水平提高,“養眼”又“怡心”

      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開路先鋒”。修通產業路、快遞進鄉村、家門口看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農村牧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極大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牧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十年來,我們暢通農村交通的“微循環”,以“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為重點,新改建農村公路3.23萬公里,為全省192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配套道路829公里,解決全省366個鄉鎮、4146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難題,受益人口達到300余萬。

      十年來,我們把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作為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和動力之一,打通供電“最后一公里”,實施農網升級改造專項行動,歷時3年完成“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工程960項,讓貧困地區群眾真正用上了充足穩定的清潔綠色電,以優質可靠的電力供應助力全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十年來,我們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上狠下功夫,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組建46個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全省縣鄉村一體化診療格局實現全覆蓋,縣域內住院量提高到70.11%,群眾就近就醫比例大幅提升。

      十年來,我們把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建設美麗鄉村、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務來抓,農牧區260.6萬人飲水安全水平得到鞏固提升。

      從因地制宜實施道路硬化、村莊亮化、園林綠化到電網升級改造,再到人飲安全、文化廣場及標準化衛生室、廣播電視、數字網絡寬帶等項目,我們補齊了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短板”,讓農牧民喝上了干凈水、用上了安全電、走上了平坦路。以基礎設施建設“行動力度”加碼美麗鄉村“民生溫度”,給農牧民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

      住房安全充分保障,盡顯“力度”和“溫度”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農牧民居住條件的跨越和升級彰顯著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和“溫度”。

      2019年全省危舊房改造任務“清零”后,青海省實現農牧區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廣大農牧民群眾在住房方面“有沒有”和“保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但同時,為進一步解決我省農牧區住房條件與人民群眾追求更高品質的幸福生活要求存在的差距,2019年起由省級財政安排4.5億元資金,對3萬戶農牧民家庭住房條件進行改善,110多個村莊風貌進行提升。同時,計劃到2025年,使27萬戶農牧民居住條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約1000個村莊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外墻的節能保溫、屋頂的保溫防水、被動式太陽能暖廊的架設,讓農村牧區的群眾也擁有城里人舒適的住房條件。而在提高農房質量安全和抗震能力的前提下,不斷完善保暖、供水、供暖、供氣和配套建設廚房、衛生間、洗澡間等功能設施,住房安全、舒適度和住房品質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困擾村民的生活不方便、生活缺品質的問題,尤其是水沖廁所入戶問題和采暖保溫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一系列項目建設,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已成為推動農牧區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記者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截至2022年6月底,已在全省1163個村莊安排實施14萬戶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累計投資達到40億元,其中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共投入21億元。

      此外,全省各地圍繞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將農牧民危舊房改造在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中全覆蓋安排,讓農牧民群眾住上了安全房。通過統籌實施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有力推進農牧民居住條件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農牧民住房品質得到顯著提升。

      人居環境有效改善,刷新“顏值”和“氣質”

      大美青海,美美與共,既美在城市,也美在鄉村,既美在“顏值”也美在“氣質”。亮麗、別致的鄉村美景背后,是頂層設計帶來的美麗紅利。

      2020年,我省如期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啟動實施打下了良好基礎;今年年初,青海省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再提升正式拉開序幕。

      回望這場轟轟烈烈的“環境革命”,從全省大局到地方政府,從黨員干部到農民牧民,都在為鄉村的美麗蛻變集聚源源不斷的力量。

      我們看到,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系覆蓋97.5%的行政村,58%以上村莊實施了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日常保潔機制;

      我們看到,農村垃圾、污水得到治理的村莊分別占91.7%、12%,改造農村戶廁近23.46萬座、普及率達到58.27%;

      我們看到,“三清一改治六亂”村莊清潔行動4149個行政村全覆蓋……

      一組組數據訴說著成績。而為村莊“換顏”的過程中,拆舊舍清垃圾,逐步實現人居、種植、養殖“三區分離”,引花入村扮靚庭院巷道,不僅美化了環境,樹立了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還通過建立村莊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分區包干”的長效保潔機制,動員廣大群眾自主參與到環境整治的過程中來,農牧民群眾精神面貌和衛生習慣明顯改善,人人關心庭院改造、家家參與美化環境、全員提高了健康水平,進一步激發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描繪鄉村新藍圖,打造鄉村新景象,探索富民新路徑,增添鄉村新內涵……幾年來,全省上下齊心協力,一個個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正在高原大地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記憶中的鄉村,鄉愁中的田園,正在農牧民群眾的努力中,編織成美麗幸福的家園。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99久久五月开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