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青海新聞

    高質量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戴美玲    發布時間:2022-08-29 07:10    編輯:包拓業

      8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寧召開共同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就共同打造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青?疾鞎r強調:“要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保護好青海的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建設現代化新青海,必須堅定地扛起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歷史責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持一切產業、經濟活動都必須有利于促進生態良性發展。

      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是青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是青海高水平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是推動富民惠民、共同富裕的現實需要,也是我們必須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必須搶抓的重大歷史機遇、必須堅持的重大發展路徑。我們要從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切實做好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各項工作。

      近年來,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青海不斷加強頂層設計,《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行動方案》等為打造生態旅游目的地制定了藍圖;不斷完善游覽、觀賞、科考、探險等精品旅行線路,扎碾公路、國道315生態旅游景觀廊道、黃河生態旅游風景道、祁連山生態旅游景觀道等一批生態旅游風景道已成為興業富民“產業道”、燦爛多彩“文化道”、山清水秀“生態道”,是青海投身打造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生動實踐。

      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堅持以生態環境保護優先,完善頂層設計,引領先行區建設。始終正確處理發展生態旅游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以生態塑造旅游品質、以旅游彰顯生態價值,促進國內國際旅游雙循環,以文化賦能,打造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產品體系豐富、服務水平優質、管理運營科學、帶動效益明顯的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乘勢而上,要以國際視野研究構建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機制,創建國家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塑造青藏高原國際生態旅游品牌,構建生態旅游發展新布局。緊抓“一帶一路”等機遇,依托甘青大環線、西部自駕車聯盟等平臺,建立旅游共建聯席機制,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積極構建生態旅游聯動體系。結合實際,推出各類文化旅游體育品牌,如“黃河極限挑戰賽”等大型節會、賽事活動,進一步擴大我省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打造生態休閑旅游項目,精心設計戶外生態旅游產品。加大文旅融合,大力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培育文旅企業和品牌商品,延伸產業鏈,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立足行業現狀,在補齊文旅發展短板上下功夫。通過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開展旅游線路標示牌的升級改造工作,提升中心城市服務功能,助力旅游中心城市快速發展。在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詢中心、旅游廁所、旅游停車設施改造提升等方面發力。深入挖掘特色資源,創新業態發展,大力推動生態旅游與河湟文化、農業、教育、醫療、科技、交通等服務業融合互動發展,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升生態旅游綜合服務供給能力。提升特色小鎮生態化建設水平。拓展小鎮生態空間,重點發展生態產業,打造康養小鎮、運動休閑小鎮品牌,為特色小鎮發展充實產業基礎。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99久久五月开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