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青海各地

    探訪這里滿意率100%的秘訣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晴空    發布時間:2022-08-29 07:20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8月24日,記者走進獲得2021年度西寧評議“十佳”單位之一的城東區火車站街道辦事處幸福社區民政窗口,探訪這里獲得群眾評議滿意率100%的秘訣。

      從全市3200余家單位中脫穎而出

      在報紙上看到公布的西寧評議“十佳”單位中有自己窗口的名字時,幸福社區民政專干高海平還有些不敢相信,作為堅守在這個窗口4年的專干,她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份內的工作,怎么會評上這么高的榮譽?她不知道,這次獲得的高分都是群眾給的,是一次次前來辦事的群眾通過“西寧評議”打出的分數和評價。也正是因為這些評價,才讓這個隱藏在小區里的普通社區民政窗口,從全市納入評議范圍的3200余家單位中脫穎而出。

      面對多少人、多少部門向往的榮譽,高海平卻顯得很淡定。她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的工作,都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社區民政專干的工作有多忙?

      還沒說兩句,大廳內就來了一位辦事群眾。“我是智力四級殘疾,和丈夫離婚好多年了,自己帶著兒子女兒在外面住,現在每個月吃的藥需要報銷。”前來年審殘疾證的居民王秀梅見到陌生人顯得有些局促,但是看見高海平后就像正常人一樣認真清晰地交流回答每一個事項。生活的貧困和精神的疾病始終困擾她,在這里她得到了高海平的溫暖關懷。

      看著滿臉笑容,一項項耐心解答群眾問題的高海平,你很難想象她是早晨6時多就從城北區的家中趕到城東區互助路的社區,再奔赴各個核酸采樣點,直到14時才忙完回到社區,等自身消殺后來不及吃一口飯便開始了一下午接待辦事工作的人。“居民來辦事你不能說你還沒吃飯讓人家等,就先辦事唄,有時候也就真顧不上吃飯了。”社區的工作忙而雜,9名委員借調走4名后,留下來的5個人要完成所有的工作,高海平就身兼數職,除民政專干之外,她還是社區的紀檢委員、婦聯主席、殘聯主席、幸福社區黨組織書記,為了不拖延所有工作,高海平常常利用中午、晚上加班完成其他各項工作。

      居民有十個要求就想辦法滿足十個要求

      目前,幸福社區轄區有低保戶111戶198人,殘疾人71人,每一戶的所有信息除了錄入電腦,也同時記在了高海平的腦海中。

      “這些信息不僅要全部掌握而且要實時更新。這幾天有幾個老人得了帶狀皰疹,他們很痛苦,病什么時候得的?現在情況怎么樣?這些都要清楚知道。”掌握病情才能準確確定報銷比例,除了為老人們辦理大病報銷外,剩余的自費部分高海平也還在為老人們想辦法。

      “自費的四五千元對于老人們來說也很高,就再想辦法解決他們的需求,力所能及地解決老人們的難題。”靈活運用現有各項優惠政策在高海平這里可謂發揮到了極致。她不僅通透自己的民政事務,別的窗口事務她也都了然于胸,為低保戶、殘疾人尋找就業機會,通過社區就業窗口,她就解決了幾個服務對象的工作,讓他們的家庭又多了一份收入來源。

      還有低保戶孩子的就學、微心愿等也是她時刻關注的問題,聽說殘疾人馬占元的兒子考上了一本大學,她比馬占元還先一步準備好了資料申報貧困大學生補助,領到6000元的補助后,馬占元心里的石頭也算落了地。

      干好本職工作就是硬作風

      在高海平辦事期間,記者看到她不斷用筆記錄著每一個群眾的姓名、辦理事項和聯系方式,關鍵問題還會做標記。記者翻看這本用廢棄打印紙訂成的記錄本后發現,上面從1到70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一個具體事項,記錄清晰,一目了然,高海平說這是她的工作習慣。

      “干好本職工作就是硬作風!每天干的工作隨手就寫下來,3條4條今天要干這么多活,明天要干的工作今天也寫上,這樣不會忘記也很有條理。”勤動手、不犯懶,高海平說這是她高效完成每一天工作的心得,另一個工作心得是勤動嘴。

      在一次次入戶、打招呼聊天中,高海平和所有服務對象建立起了深厚的親情關系,居民們也都很信賴高海平,有困難就會第一時間想到高海平。高海平無論事情大小,無論忙與不忙,總會細心解答,耐心寬慰,群眾的難心事就是高海平的操心事。

      “每一次群眾來辦事不能光圖快,還要詳細講解政策,深入了解群眾近況。低保戶的住院情況得跟蹤,高齡老人獨居得跟蹤,第三方服務也得跟蹤……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都要操心到,幾天不見就得到家里去看看,這樣才放心,工作也才算做到位了。”高海平和同事們的每一個工作心得,就是決定獲得群眾滿意度100%的高分的關鍵和原因。

      坐在這個民政窗口就是一份責任

      “作風是啥?作風就是責任,作風就是形象!”高海平說,疫情下的社區工作不能用簡單一個忙字代替,那是事無巨細地“干”!父母拋給了兄妹,孩子成了“家里蹲”,疫情最緊張的時候,高海平們忙到幾乎崩潰,但大家都堅持下來了。

      “坐在這個民政窗口就是一份責任。”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高海平也不能徹底放松休息,為了方便服務對象,高海平在微信上建立了“高齡群”“低保群”“殘疾群”,這些群內,晚上群眾還會發信息咨詢,這些信息高海平要隨時關注隨時回復。“每幫到一戶,給他做一點點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我就會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很滿意。”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普通的民政工作者,高海平說民政口是一個關系民生的大口,不僅要有擔當,還要有作為。因為困難再多也沒有解決困難的方法多!

      “不要有推諉的想法,不要隨便拒絕,不要推到這兒推到那兒,即便不是你口上的工作也給他指一條路,不要害怕擔責,不要害怕說錯,多說一點、多動一點,就不負于我們坐在這個窗口,坐在這兒就是一份責任。”高海平說。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99久久五月开心网